刘可夫:用汗水擦亮“为油保电”品牌 -凯发k8国际唯一

  中国文明网大庆站 >> 道德模范
刘可夫:用汗水擦亮“为油保电”品牌
发布时间:2024-07-18      来源:大庆网    

  近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2024年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名单,大庆油田采油三厂数字化运维中心数控运维室维修电工刘可夫光荣上榜。

  刘可夫,23岁成为大庆油田的一名配电线路工,29岁获得第一块省技能竞赛奖牌,31岁获得中国石油技能竞赛金牌、中央企业技术能手,34岁被聘为集团公司技能专家,41岁荣获全国技术能手……

  从天天“爬杆”的油田电网检修员到“电力匠人”,从“业务专家”到入围“大国工匠”培育对象,这条“匠人”之路刘可夫整整走了20年。

  技能,把简单做到极致

  做配电线路工,“上杆”是第一关。

  老师傅们把脚插进“脚扣”,登上12米高杆,再用提绳把50斤重的维修零件拽到杆顶,进行安装,全套动作行云流水。刘可夫却不行。

  他和电线杆较起了劲。中午,顶着大太阳爬杆。回到家,一条腿站着,另一条腿离地,弯曲身体,单手拽50斤重的一袋大米,苦撑苦练。拉横担、绑瓷瓶、挂悬垂,反复模拟上杆操作,手指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一个月后,刘可夫成了队里“上杆第一人”,登杆速度比老师傅还快。

  刘可夫的左手食指有着很厚的茧子,肌肉也比右手发达很多。这些都是他“自找苦吃”的结果。

  电力维修工作往往要求工人的动作要快,要跟时间赛跑。为了提速,刘可夫在最常见的拧螺丝上寻求突破。

  只要没什么事,他就模拟拧螺丝,要求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速度达不到,他就不停地练,达到了还要再提速,不断超越自己。这个人着了魔:看书时拧,睡觉前拧,甚至上厕所也拧。越拧越快,刘可夫接线操作速度达到别人的5倍。

  一开始,刘可夫看不懂电路图,不了解电子元件。他就抓紧学习追赶,不是研究图纸,就是泡在现场,跟在师傅后面问这问那。他把学习资料做成很多小纸条,午休时、班车上、吃饭时,走到哪看到哪、背到哪……很快,他又成了队里的技术骨干。

  通过看书琢磨理论,通过实践琢磨应用,又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刘可夫比别人修得透、修得好。兄弟单位若是遇上疑难杂症搞不定,常常会向刘可夫求助。刘可夫因技能高超,也一次次登上各种大赛的领奖台。

  创新,把不可能变为现实

  不走寻常路,善于弯道超车,是刘可夫的作风。

  在一次中国石油电力系统综合性维修电工大赛中,刘可夫一改以往的手工操作,巧妙地借助剥线钳制作导线。他用一把自制钳子创出了大赛最快速度,刷新了人们的固有认知,成为行业首创。

  在一场大庆油田维修电工技术大赛中,主办方统一给选手电路图纸,选手只需有效完成就行。比赛中,刘可夫另辟蹊径,以更简洁的办法完成了作业。

  在一次变电所绝缘监察改造中,保护电路突发异常,导致施工被迫中断。刘可夫绘出设计图纸,用最简单有效的电阻变值方法解决了故障,变电所顺利投运。

  发乎于心,践之于行,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从被人忽略的空白处生出“有”来。刘可夫在创新创效的道路上一路飞奔,乐此不疲。

  他总结出“望、闻、听、切”四大绝招并加以应用,累计处理突发疑难故障167件,先后完成技术改进47项。其中,仅“高压设备过温保护预警装置”这一项革新推广应用,就创效360万元。

  创新驱动,不断把不可能变成现实。刘可夫累计取得国家专利21项、发明专利2项、革新成果187项、企业重大革新19项,其中12项成果被推广应用。他带领工作室成员共完成技术革新18项,提出合理化建议75条。其中,10项专利成果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累计为企业创效千万余元。

  传承,把一个人变成一支队伍

  一个寒冷的冬日。大庆油田铁人学院现场培训课上,身为培训教师的刘可夫正为一名始终不敢上杆的年轻学员一遍又一遍地做爬杆示范。室外温度已降至零下二十七八摄氏度,刘可夫却因反复上杆下杆大汗淋漓。他耐心地为学员讲解,上杆的力量主要集中在脚扣,只要在脚扣上站的角度正确,就能降低登杆危险。

  当那名学员终于战胜自己顺利下杆时,刘可夫赶紧脱下衣服给他披上。只用了三天时间,刘可夫的学员全部过了“上杆”关,成绩遥遥领先。

  这是刘可夫当教练的日常一幕。2004至今,刘可夫为大庆职业技师学院培训油田员工从一年500多人次增至一年1100多人次。为采油三厂内部培训过多少人,连他自己都数不清。外单位同行慕名来找他求教,他也毫无保留一一告知。

  2022年,刘可夫成为中国石油金牌教练员。学员们爱不释手的《高压试验标准化作业》等9部专业书以及专业期刊上的16篇技术论文,均出自他手。

  在国家应急演练中心的课堂上,刘可夫为中国石油操作岗位员工和安全管理人员讲授电气安全知识,受训人员达万余人;在中国石油创新方法讲堂上,他为来自全国各油田的技能员工做实训指导;在技能强国全国产业工人社区,他讲授电力行业知识。

  一年又一年,刘可夫带出了3名省技术能手、15名厂技术能手、17名高级技师和60多名电工技师。在他的指导下,徒弟张浩获得国家技能竞赛金牌。帮助大庆油田钻井研究院技术人员掌握电路板芯片装配技巧,为井下测量因电路芯片安装导致的测量压力偏差提供了解决思路。

  2021年,“刘可夫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挂牌,团队不断壮大。在他的帮助下,工作室24名成员陆续晋级。他们分别成为中国石油技能专家、企业技能专家、首席技师,获评工程师、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

  担当,把初心变为恒心

  一次,大庆油田电网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风雪袭击,电杆倒了,油井停了,井站的设备停止了运转。

  刘可夫带领几名年轻人,顶风冒雪奔赴最偏远、最复杂的抢修现场。三天三夜连轴转,提前完成了抢修任务,油井站全部恢复生产。他所带领的突击队被大庆油田誉为“战风斗雪、恢复生产青年先锋队”。

  2023年12月的一天凌晨,天黑如墨。因极寒天气,第八作业区注水井光伏供电系统的储能电池失电,导致控制器失灵,数据传输装置大面积停电。接到求助电话的刘可夫迅速赶来,判断故障原因,用现有废弃电路板器件设计增加缓冲电路,让价值1.9万元的光伏供电装置重新工作起来,上百口油水井的数据传输恢复了正常。

  随着新能源在大庆油田生产中的应用,注水井逐步开始采用智能分注仪,配电采用新能源太阳板供电。刘可夫发现,太阳板上近万元的光伏控制器损坏了只能更换无法维修。

  连续6天,他坚持在设备最易发病的时段,也是一天中最冷的时段到现场观察。之后,刘可夫拿出了“a11数传供电系统逆变器模块改造”方案,并着手对这一难题开展攻关。持续几个月的努力,他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一次次身处现场解决问题,一次次循序改进,一次次坚定地创新与重建,一次次与队友一道进行头脑风暴,刘可夫以自己高超的技能为实现“为油保电”作出了突出贡献。

  时至今日,刘可夫,依然是当年那个扛着工具爬杆抢修的外线维修工,是那个初上赛场斗志昂扬、不甘落后的新选手。

 
 责任编辑:李 红艳
  聚焦大庆 更多>>
·李世峰主持召开2024年度市总河湖长会议
·全市城市排水防涝工作会议召开
·我市重拳出击整治占道洗车
·红岗区助力企业向“新”发力向“质”跃升
·市总工会2024年“温暖百湖”助学行动正式启动
·今年,萨尔图区将再建6家老年餐厅!
·全省生态环境法治培训班在庆开班
  主题活动 更多>>
未标题-5.jpg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