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漂亮的鸡毛掸子啊,我要买一把……”
有红有黄、有长有短,执一把轻轻一抖,羽毛跟着簌簌颤动,光亮灵动甚是好看。
摊主康革岩说,这些都是手工的,来大庆18年,他靠卖鸡毛掸子养家。
赞:响应号召去参军
“我老家在内蒙古,我们姊妹8个,生活不太富裕。小时候,爸妈赶着牛羊去放牧,我们就在大草原上撒欢。看大人骑马在草原上驰骋,我特别羡慕,总幻想着将来能有自己的牧场。”
提起往事,65岁的康革岩一脸兴奋,他说自己的家乡真的很美。
18岁那年,响应号召,爸妈送康革岩去参军。来到部队,他刻苦训练,在各项测试中都名列前茅。
康革岩说:“在一起演习中,我意外受伤,好在年轻,修养过后就康复了。我当了5年兵,退役后回到老家,每天骑马放牧,那感觉老过瘾了。”
随着年龄增长,他娶妻生子,种地、放牧忙得不亦乐乎,日子过得很惬意。
突然有一天,他旧疾复发,总感觉腿部疼痛,吃药始终不见好,到医院一检查,双侧股骨头坏死,随着病情加重,他再也不能骑马了。看着操劳的妻子、想到孩子,他欲哭无泪。
闯:拄拐进城谋出路
“身体不好,总不能硬挺啊,我得想办法,还得供俩孩子上学呢。”
为了不拖累家人,康革岩坚持锻炼,拄拐干家务。
闲来无事,看到妈妈制作鸡毛掸子,他就在一旁帮忙。
扎鸡毛掸子虽说枯燥,却能打发时间。一来二去,鸡毛掸子做得多了,他就拿到集市上卖,顾客真不少,价格也不低。
从行动不便到拄拐,最后变成了拄双拐,性格倔强的他不甘心,提出外出闯荡。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拄着双拐踏上了火车,辗转多地,最终来到大庆。
康革岩说:“刚来大庆时老难了,没钱没熟人,吃喝都成问题。住10元一宿的小旅店,拄着拐拎着筐,走街串巷卖鸡毛掸子。大庆好人多,都主动帮我,后来我租了间小平房,在大庆算是有了落脚地。”
牛:鸡毛掸子是一绝
别看鸡毛掸子不起眼,制作过程特别繁杂,不光要有耐心,还要懂技术。
得忍受碎绒、飞尘,绑制过程中全靠臂力。
康革岩说,一把好掸子自然要有好的鸡毛。宰鸡时先放血,血差不多放尽时,鸡毛就会乍起来,这时是拔毛的最好时机,先拔尾巴根,再拔后背和脖子。制作一把小掸子,要想毛色统一好看,至少要从近百只鸡上收集相同颜色的优等羽毛,而一把大掸子则需数百只鸡。
而后药物洗毛、穿结晾晒,再二次筛选、蒸馏去味、消毒定型,每一把掸子都要经过18道工序,才得以制成。
每层鸡毛都清爽垂顺,这样做好的掸子,拿起来“呼扇儿呼扇儿”的,看起来像长在鸡身上一样,精神且有活力。
康革岩笑着说:“你瞧,轻轻一抖,毛全都立起来了,摆在家里可好看了。”
暖:大庆创业众人帮
“大叔,总算找到你了,我妹妹要搬家,我想买把鸡毛掸子送她……”
“好哇,搬新家是好事,你瞧这把红色的咋样?看着喜庆……”
采访过程中,不时有顾客光顾,很多路人见状也纷纷驻足,年轻人拿着手机不停拍照;年龄稍大的市民,拿着鸡毛掸子爱不释手,不停赞叹做工精细。
康革岩说,来大庆这些年,他遇到了很多好人。他要感谢这些好心人,感谢大庆的相关部门,感谢大庆的好政策,感谢每一个帮助过他的人。
康革岩说:“我住绿色家园,每年房租不涨反降,去年房东还免了我一年的租金。邻居们也好,你瞧我身上的衣服裤子,都是别人送的。”
现如今,康革岩的两个孩子都已参加工作,一个在上海,一个在沈阳。
谈到未来,康革岩笑着说,大庆就是他的第二故乡,他想再干几年,到时候去儿子家养老。
记者: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