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人们很形象地称呼其为“会呼吸的城市”,在现代城市规划中指的是城市像海绵一样,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而在干旱缺水时,又能将“海绵”内蓄存的水“挤”出来并加以利用,一收一放之间使水源得以涵养,使生态得以循环。
2022年,我市从全国百余个城市脱颖而出,成功入围“十四五”第二批示范城市,为全省唯一。此后,我市坚持“渗、滞、蓄、净、用、排”的建设原则,补齐城市短板,提升环境品质,解决内涝等民生问题,以点带面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建设。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推进。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为适应海绵城市建设新形势,我市将原市政府管理的大庆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市委管理,实行市委书记和市长任组长的“双组长制”领导体制,同时对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予以调整再明确。
组建海绵专班,部门强力联动。从市住建、城管等七个部门抽调精兵强将,会同中规院30余人组建大庆市海绵城市建设专班,下设“一办四组”,明确分工、集中办公、统一指挥、高效调度。同时,市委市政府还与大庆油田、大庆石化公司召开地企协调会,建立联合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的地企合作机制,各区也都比照成立海绵城市建设专班,市域全域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成立专职机构,充职能抓管理。将我市海绵城市建设职能由市城管局划给市住建局。在市住建局设立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科和大庆市海绵城市建设服务保障中心,专门负责开展海绵城市政策研究、规划计划编制、督导检查及综合管理等工作。目前,专职机构已经对外挂牌,全面启动各项业务工作。
提前谋划布局,加速提力推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高度重视工作推进情况,定期到市海绵专班调研,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市海绵专班春节期间仍坚持工作调度,积极推动今年第一批拟开工项目前期工作,目前,在认真梳理2022—2023年已实施的70个项目基础上,就调整全市海绵项目库提出了分类处理意见,初步提出了2024年第一批42个海绵建设项目,并对2022—2023年整改项目修改完善,全部纳入海绵城市理念要素。当前,第一批计划3月份开工的23个项目中,有9个项目正在陆续组织进场开工。
加强技术指导,确保建设质量。为确保海绵城市建设质量,我市还通过全过程咨询、组织培训、技术交流等多种方式,加强海绵城市人才队伍建设,今年以来,已四次聘请资深专家教授,面向管理层、各成员单位和全市设计、施工、监理等近百家单位400余人次开展海绵城市建设专题培训。组建成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专家库,其中国家级专家16人、省级6人、市级21人,共43名,为我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技术咨询。
规划一张网、建设一盘棋、上下一条心,为我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大有可为”的施展空间。
大庆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雷震宇